業(yè)內吁棉價市場化降“三高”直補或成突破口


時間:2013-06-09





國儲棉花庫存高企、棉紡企業(yè)經營困難、鄭棉期貨倉單萎縮,棉花市場的整個產業(yè)鏈正持續(xù)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局。

  近日,在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主辦的2013年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上,參會人士普遍認為,要解開當前困擾棉紡織行業(yè)的癥結,必須盡快改革當前的棉花管理體制,通過采取棉花直補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場化的定價機制。

  期貨業(yè)內人士指出,市場化定價將使得棉花期貨價格出現更多的趨勢性行情,持倉量和行情級別都會隨之提升,企業(yè)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實現更高的利潤。

  棉花“三高”:高價格、高價差、高庫存

  在2013年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上,棉花市場的“三高”問題讓紡織企業(yè)尤其是棉紡企業(yè)叫苦不迭。

  對于棉紡織企業(yè)來說,高棉價和高價差使得企業(yè)在全球市場上喪失競爭力。據路易達孚分析,為了保護棉農收益,中國制定的收儲價格是世界棉花種植成本的一倍多。因此,中國紡織廠用棉成本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高至少50美分/磅。

  高棉價壓制了國產棉花的需求,國內企業(yè)轉而大量進口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棉紗產品。PC I纖維咨詢公司中國市場總監(jiān)陳九妹認為,由于中國棉花價格仍然非常高,對棉花產量的周期性調整產生了影響,棉花需求同時受到抑制。紡廠用棉仍然沒有恢復,部分下游棉花需求由進口紗提供。

  “棉價差對棉紡織業(yè)的影響最大。”中國棉紡織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朱北娜說,目前國內棉花價格超過19000元/噸,與進口棉花的價差達到4000至5000元/噸,去年更是達到6000元/噸,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沒有競爭力,成品沒辦法消化。

  國產棉花缺乏價格優(yōu)勢,帶來的一個后果是國儲棉庫存高企。陳九妹說,中國2012年共進口530萬噸棉花和150萬噸棉紗,雖然國際棉花市場價格已回升而且供應趨緊,但棉花進口一直在進行中。中國經過過去兩個棉花年度,庫存估計增加了800萬噸,且在下一年度2013/2014將繼續(xù)增加。中國目前估計大約有1000萬噸棉花庫存,相當于一年用量的1.25倍。

  陳九妹擔憂,目前中國的棉花庫存已經超過用量,中國棉花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庫存到哪里去,需要多長時間來消耗,由誰來消耗。如果大量拋售庫存,將會引起全球棉花市場的大幅調整。

  后期棉價仍處“政策市”區(qū)間

  業(yè)內人士認為,中國依靠托市政策形成的高棉價是不正常的,價格缺少應有的波動。棉花價格陷入“政策市”行情,很多投資者被迫轉向外盤,期貨內盤持倉量持續(xù)萎縮。

  “當前棉花市場主要還是受拋儲和收儲的政策影響,期貨價格將始終圍繞拋儲價和收儲價之間的區(qū)間運行。”長江期貨分析師黃駿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據了解,本年度第二輪儲備棉拋儲將于7月31日結束,競賣底價為19000元/噸標準級;新年度收儲則將于9月份啟動,新棉收儲價格為20400元/噸。

  美爾雅期貨經紀公司副總經理趙國權認為,國家棉花收放儲政策對于市場的影響分為三個階段:一是7月31日儲備棉拋儲結束之前,預計6至7月份國內紡織企業(yè)將會加速采購,棉花需求將得到滿足;二是8月份,該階段是政策空窗期,市場焦點在外棉關注拋儲釋放的配額情況,預計有內外棉的套利機會;三是9月1日之后,新年度的收儲將啟動,仍將維持收儲和拋儲同時運行的雙軌制,棉花期價仍將在20400以下區(qū)間運行。

  趙國權預計,6至8月份,棉花供需將相對平衡,內外棉價差將主要保持在3000至4000元區(qū)間。鄭棉主力1309和1401合約的主體價格將在19400至20400區(qū)間運行,其中1309合約主要受投放政策的松緊程度影響。

  政策因素之外,作為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軟商品,棉花的需求狀況有所改善,但不容樂觀的經濟復蘇形勢仍將對棉價構成壓制。生意社的最新報告稱,雖然出口回暖態(tài)勢延續(xù),但2013年春季廣交會訂單情況仍不如去年同期,且此次訂單一半為三個月內的短期訂單,顯示市場信心仍舊比較脆弱。

  業(yè)內呼吁推進棉價市場化

  由于國內棉花價格受政策主導,一些企業(yè)和貿易商直言“棉花回到計劃經濟時代”。如何解開這個困擾整個紡織行業(yè)的“心結”,業(yè)內人士普遍呼吁應加快改革當前的棉花管理體制,推進棉價市場化。

  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會長王天凱說,去年以來,聯(lián)合會就棉花管理體制和市場供應問題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調查研究,下一步將根據調研結果就直補、規(guī)?;N植和良種等提出措施方案,促進國內棉價與國際市場逐步對接,恢復市場調節(jié)機制。

  華潤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狄慧認為,現在實行的棉花托市收購政策,使得棉農的價格預期永遠是向上的,但農民的利益和種棉積極性并沒有保護好,應該建立市場化的定價機制。

  根據2013年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上透露出來的信息,棉花直補可能成為棉花市場化機制改革的一個突破口。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副會長高勇表示,經過兩年多的呼吁,棉花直補政策已有所松動,十幾個涉棉部門已統(tǒng)一思想,認為給棉農直補是可行方案。

  黃駿飛認為,期貨本身是對市場化相當敏感的金融工具,通過直補將有助于形成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棉花不會維持在現在的價格中樞,期貨價格波動會加劇,并出現更多的趨勢性行情,持倉量和行情級別都會隨之提升。

  此外,一些市場化的涉棉期貨新品種正在加速推進。據了解,大商所將推進棉紗線品種開發(fā)論證工作,進一步完善棉紗線期貨合約及制度,為合約上市申請做好準備;鄭商所近日就棉紗期貨合約規(guī)則召開了論證會。

  黃駿飛認為,棉紗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品種,企業(yè)存在強烈的避險需求。由于棉花市場受到政策制約,紡織廠特別是一些大型紡織廠希望能利用棉紗等新的期貨工具來把握市場機會,實現更高的利潤。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