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藥品信任危機:藥店公信力源于自律和監(jiān)管


作者:陳小芳    時間:2012-05-16





  近日,藥品安全事件在拷問藥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同時,也激起了行業(yè)內關于社會責任感的議論。一直以來,藥品零售終端都努力通過各類公益活動,以凸顯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影響力。但當社會爆發(fā)藥品安全事件,許多消費者仍然對零售藥店缺乏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這折射出什么樣的問題?顯然,回歸零售藥店社會責任的本質,才能更好地找到問題癥結所在。

  主持人:本報記者 陳小芳

  嘉賓:

  傅德新: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湘荔:廈門鷺燕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躍華:廣州市三生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主持人:藥品安全事件接連發(fā)生,廣大消費者對于醫(yī)藥行業(y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機。雖說事件的主角是制藥企業(yè),但藥店的社會公信力是否也受到了沖擊呢?藥店的社會公信力的根基是什么?

  傅德新:藥品安全事件對藥店社會公信力有一定影響,但畢竟這關乎質量問題,藥店不是首當其沖者。但因為事件本身傷害了老百姓的感情,藥店難免受牽連。背后折射的是深層次的體制問題,如藥品降價導致一些常用藥消失和低成本藥的質量危機,否則一方面難以買到便宜又好用的老藥,另一方面市場出現了一味追求低成本帶來的“假板藍根”或“毒膠囊”。

  個人認為,藥店在藥品質量和管理服務上的嚴格自律是基礎,但僅僅靠企業(yè)自律是不夠的,如果離開主管部門的監(jiān)管力,這一切就無從談起。

  陳湘荔:藥店受沖擊是肯定的,這次事件中整個醫(yī)藥行業(yè)誰也無法獨善其身。這種突發(fā)性事件是對藥店的公信力的驗證,現在不光是被檢測有問題的膠囊,所有的膠囊藥品都受到了老百姓的質疑。這個時候,老百姓能來問你這種膠囊還能吃嗎,就是對藥店的莫大認可和信任,根本不給你任何補救和解釋的機會。

  所以在我看來,藥店的公信力的塑造要深深根植于企業(yè)的經營理念里,不是為公信力而打造公信力。在日常的經營中做好自己的專業(yè)評估,盡藥店所能把好藥品質量的最后一關,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規(guī)范化經營,在關鍵時刻,公信力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馮躍華:藥店的誠信問題由來已久,毒膠囊一類的藥品質量問題只是導火索。雖然也經常能看到藥店積極去做一些公益活動,但其長久以來過分追求高毛利等行為讓藥店的信譽度不斷下降,一旦大范圍的藥品質量問題爆發(fā),消費者更難充分信任藥店。而藥店追求高毛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的盈利能力下降。對比其他快消品,藥品的毛利已經很高,為什么藥店還不滿足?因為沒有很好地從管理上要利潤。我認為管理不善,盈利能力弱,才是藥店陷于高毛泥潭的根本原因,最終遭受了消費者的信任危機。

  企業(yè)公信力之根本

  主持人:請馮總從藥店的社會職能來談談藥店社會公信力的本質?

  馮躍華:我們可以把視野放至整個零售業(yè),零售業(yè)的社會責任本質是什么?是便民為民。零售藥店也屬于零售業(yè)范疇,現在的藥店在“便民”服務上值得稱道的是它網點分布廣,但要說“為民”卻不斷遭受質疑。就如同很多藥店經常把“以消費者為中心”掛在嘴上,實際上卻是“以利益為中心”。古語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現在不可否認的是有部分藥店是“取之無道”的,失了民心,怎么談社會責任感?又怎能樹立自己的社會公信力?與其他零售業(yè)不同的是,零售藥店在“為民”上承擔的責任更重,所謂人命關天,零售藥店除了“便民”,更重要的還是“為民”?;氐阶铋_始的問題,做好精細管理,規(guī)范經營將企業(yè)做大做強,才是企業(yè)公信力之根本。

  主持人:有觀點指出,零售藥店雖然一直努力通過各類公益活動,以凸顯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加強品牌影響力,但在強化藥店專業(yè)公信力方面還很薄弱,有“不務正業(yè)”之嫌。你對此怎么看?



  傅德新:個人認為,藥店目前做的各類公益活動是好的,起碼有公益意識。我不認為這是“不務正業(yè)”。只不過以后若能更加注重專業(yè)性合理用藥、真假藥鑒別等宣傳工作則會顯得更好。

  陳湘荔:藥店做公益活動和強化藥店專業(yè)公信力之間其實并不矛盾。這要看藥店是不是帶著功利心去做公益、做公益的方式是什么。如果說藥店有自己的完整體系,有專門的部門和專業(yè)的人員在做公益,并且圍繞藥店的專業(yè)服務核心來做,對專業(yè)公信力的建設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帶著目的且做跟藥店本身關聯不大的事情,比如發(fā)動店員去掃大街,顯然是“不務正業(yè)”的。

  做好企業(yè)內部管控

  主持人:為提升藥店的專業(yè)公信力,零售藥店的經營管理者們在觀念上要如何調整,而且措施上如何改進?

  傅德新:作為零售藥店,如果能堅持賣真藥、賣好藥,專業(yè)指導用藥,自然能形成良好的社會公信力。要做到賣真藥,行業(yè)一定要自律,并規(guī)范藥品購進渠道。從合法、正規(guī)的企藥購進藥品,向名廠、名藥、名店發(fā)展。同時,在出現危機時,主動把好最后一關,配合主管部門做好藥品流通監(jiān)管工作,如:藥品不良反應收集與匯報、藥品召回工作的積極響應以及與消費者合理作藥宣傳等工作。

  追求利益的同時,切記我們的社會責任。零售藥店的社會責任理當排在首位。當然,也呼吁相關政策部門不要忽視全國40多萬家藥房在藥品保障供應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公平對待,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產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

  陳湘荔:零售藥店還是要圍繞“專業(yè)+服務”開展規(guī)范經營?,F在藥店的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不是很理想,成本高企和微利持續(xù),讓很多藥店尤其是單體藥店生存環(huán)境日益惡劣,自然而然就催生很多不規(guī)范的行為,如進貨渠道混亂、一味盯著高毛利和客單價等等,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yè)的形象。零售藥店要發(fā)展,必須在規(guī)范化經營上下功夫,做好自律和內控,而不是被動地等主管部分的監(jiān)管。

  馮躍華:企業(yè)的份內事是做好經營管理,然后再去談履行社會責任。藥店也不例外。如上所述,藥店普遍存在經營管理不善的問題,從而導致盈利能力弱,難以符合“便民為民”的零售本質與零售藥店的本質形象。藥店在談社會責任和公信力之前,首先需要的是做好企業(yè)內部管控,從內部而不是從顧客要利潤。


來源:第一藥店 作者:陳小芳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