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劇照
《千與千尋》首周末逼近2億大關,這一成績不僅超越了半年前引進的《龍貓》的最終票房,還把此前兩周的C位影片《X戰(zhàn)警:黑鳳凰》和《黑衣人:全球追緝》牢牢踩在腳下。此時,距離宮崎駿2013年《起風了》映后宣布退休已過去近6載,距離他的《千與千尋》在日本公映已相去18個年頭。一部18年前的舊動畫,何以打敗好萊塢一線流行品牌成為中國市場的寵兒,這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回到《千與千尋》名利雙收的當年,它不僅斬獲了2.7億美元全球票房,觀影人次達到2350萬之高,還一舉拿下了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此外它還在第52屆柏林電影節(jié)上打破了電影界對動畫片的傲慢與偏見,開創(chuàng)了動畫片一把將金熊獎攬入懷中的先河?!肚c千尋》是宮崎駿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作,2005年宮崎駿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肯定,2014年又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加持。
別小看這些貌似陳芝麻爛谷子的老賬本,它和宮崎駿以及吉卜力工作室其它作品一道,構成某種叫做品牌效應的無形資產。去年底,宮崎駿更早期的作品《龍貓》小試牛刀,引進票房輕取1.73億,與此同時,一股類似“欠周星馳一張票”的效應奇跡般地在宮崎駿作品上附體?!洱堌垺吩谥袊m然群眾基礎深厚,但它在吉卜力二十余部動畫長片中票房倒數第二(這當然與30年前后的市場情況以及通貨膨脹不無關聯(lián)),并不是最具號召力的,所以當宮崎駿頭牌作品《千與千尋》引進的消息傳出,宮崎駿影迷首先成為第一波票房的奉獻者和口碑自流水。
從DVD年代邁步云盤時代,我已在電視機和電腦的方寸世界看過《千與千尋》不知多少遍,當我得知終于可以在電影院觀看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絕不容錯過。盡管已誕生18載,《千與千尋》不愧是為大銀幕而生的視聽藝術,它給我們帶來的視聽體驗完全不亞于當今任何一部頂級制作的新片。神秘通道里隨著樹葉卷起的一陣陰風,千尋踩空樓梯時的稀里嘩啦,在浴池邊爬上爬下的執(zhí)著與弱小,以及與白龍墜入深淵時的危機感等等,因為電影視聽的放大,或者說本該屬于這部電影視聽的代入感撲面而來,讓人覺得并不是在照會一位故人,而是重新認識一位老朋友。
《千與千尋》上周末力壓好萊塢大片上位,與日本引進片,尤其是日本動畫片連年好口碑息息相關。在豆瓣統(tǒng)計的去年評分最高的外語片中,日本電影《小偷家族》以8.7分與《頭號玩家》并列,并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8年日本電影出口入賬19億,中國觀眾就貢獻了7個億,其中《哆啦A夢:大熊的金銀島》《龍貓》《名偵探柯南:零的執(zhí)行人》等多部作品票房過億。提到日本動畫片的引進業(yè)績榜,自然繞不過2016年創(chuàng)下5.76億佳績的《你的名字》,其實早在2014年,另一部日本動畫片《哆啦A夢:伴我同行》就曾拿下過華麗麗的5.3億?!肚c千尋》未必能打破二位“晚輩”的業(yè)績,但作為十幾年前的“老前輩”,它又為自己寫下了歷史新篇。
《千與千尋》強勢入主新上影片C位,與它釋放的錯時空共頻不無關聯(lián)。影片以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時代為背景,將物欲橫流、利欲熏心的現(xiàn)代都市濃縮于一個集洗浴、餐飲和娛樂為一體的“油屋”之中,商業(yè)社會的貪婪在所謂“大神”的世界里暴露無遺。因為貪,千尋的父母變成了豬;因為貪,無臉怪欲求不滿連人都吃;因為貪,河神變成了臭不可聞的“腐爛神”。以湯婆婆為代表的利益集團掌控一切,包括規(guī)則的制定,以千尋父母為代表的不勞而獲者變成失去人類記憶的豬,而以千尋為代表的底層人,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簽下勞動契約,久而久之,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放眼當今全球,這種商業(yè)社會的陰影無所不在。
18年過去,按照當年的時間線,回到人間的千尋應該是而立之年的熟女了,也許她已為人母,也許她正通往晚婚晚育的女強人之路,又也許她從湯婆婆的孿生姐妹錢婆婆那里學到了其它,過上了返璞歸真的恬淡生活。但我更希望千尋永遠是那個孩提的千尋,那個軟弱又堅強且堅守初心的千尋,帶我們走進噩夢般的“仙境”,又引領我們重拾人間的美好。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