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把“云南米線”帶到美國:即興創(chuàng)作的美味


來源:參考消息網(wǎng)   時間:2017-07-30





  參考消息網(wǎng)7月30日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7月21日刊登《炎熱夏日,來一碗非正宗的云南米線》一文,文章記述了美國學生泰吉·勞拉和她的華裔同學西蒙妮·唐在美國紐約“自創(chuàng)”云南米線的故事,文章摘編如下:
 

  西蒙妮·唐正在做涼米線,她把各種美味的佐料加進去——咸肉臊、花生碎、小片薄荷葉、泡花菜混合在一起,用醋和辣椒調(diào)味。這是一道很簡單的菜,在之前的一次交談中,她充滿柔情地說這會讓她想起家的食物,當時我告訴她,它也是我的最愛之一,我也想學學在家里做這道菜
 

  在位于東村的餐館“小唐米線”,她把灼熱的木炭放進燒熱的油里,以便把炭的風味吸進油中。這樣一來,她就可以做出一種特定的燒焦口感,就好像是用一口熱的老鍋做出來的,即便是對生鮮食材也是如此。她對蛋黃進行加工、煙熏和脫水處理,以便可以把它們刮成片,模仿金槍魚的鮮味,但卻看不到菜里有金槍魚。
 

  面館看上去舒適溫馨,輕松隨意,但這只是因為西蒙妮·唐是那種不喜歡別人注意自己廚藝的廚師。
 

  西蒙妮·唐出生于成都,后來到了美國念大學。在此期間,她給學校的朋友做飯,暑假回成都在母親的餐廳里當翻譯。在觀看了一集大廚威利·杜方的主題美食節(jié)目后,她申請了一所烹飪學校,希望去杜方的餐廳WD-50工作。最終,她如愿以償,在此后好幾年的時間里,她一邊為杜方和其他大廚工作,一邊完善對自己餐廳的設想。
 

  雖然西蒙妮·唐來自四川,但“小唐米線”里的很多菜肴都起源于不算太遠的云南。去年,她用幾個月的時間在那里四處旅行、住民宿,見到誰都問“什么好吃”,然而每個地方的答案都不一樣:鮮花餅、蕨菜炒蛋、抹著玫瑰醬的鮮牛奶奶酪、品相誘人且肥瘦相間的臘肉。她嘗試過各種叫不上名字的蘑菇,采摘茶葉烘烤,之后她意識到,回到紐約后不可能完全復制該地區(qū)的美食,于是轉(zhuǎn)而即興創(chuàng)作,把云南的風味像指導原則一樣融進自己的菜單。“我不能說我做的菜是正宗的,”她說,“我也不想讓任何人認為那是我努力的方向。”
 

  為了做出自己的豬肉米線,她把新鮮的豬臀尖和五花肉剁成餡,和大蒜、生姜、大蔥一起烹制,一段時間后又加入一些泡菜。米線的佐料略帶咸味,里面有醬油、黑醋和米醋,兩種醋的味道均衡地混合在一起,自制的辣椒油讓味道變得溫和。她把香草的葉子全部去掉,這樣食客用餐時,有時候會吃到那種鮮明、清爽的味道。這種口感明顯不同于其他滋味,強烈且?guī)鹞?,并且會因為高溫而變得刺激。她把所有佐料,連同切成片的早餐蘿卜和經(jīng)過乳酸發(fā)酵的花椰菜、白菜和長豆角,都堆在米線上面,然后拌勻。
 

  回到家后,我試著用手邊隨便什么蔬菜做類似的東西,每一次的做法都不一樣,西蒙妮·唐鼓勵我根據(jù)心情和季節(jié)更換食材。豬肉、花生和香草必不可少,其他所有的都可以變。
 

  于是,身邊有的,看上去可以和澆過醋的米線搭配的東西我都往碗里加過:切好的黃瓜、煮過的大豆、罐裝腌辣椒、水果蘿卜片、吃剩下的烤玉米粒。這些版本都和西蒙妮·唐的不太一樣,彼此也各不相同,但都很美味。
 

  在一個汗流浹背的下午,我準備好所有食材,開始洗菜并做午餐。這種感覺很舒服也很奢侈,像是在一個空氣不流動、大腿黏在一起、整座城市感覺都在融化的夏日里,在一家空蕩蕩的、涼爽的電影院里待了一個小時。

  香辣雜醬米線。(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



  版權(quán)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quán)作品,轉(zhuǎn)載時須獲得授權(quán)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的權(quán)力。凡轉(zhuǎn)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quán)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