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饑餓營銷”還需品牌和信譽墊底


作者:韓清    時間:2012-11-26





今日,IT時報消息稱,很多消費者在半月前訂購的華為1888元“榮耀四核愛享版”智能手機,至今未收到貨。而華為商城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訂購者太多,超過他們此前的預估,他們會對前來詢問的訂購用戶詳細說明情況,告知大概的發(fā)貨時間,但究竟何時能全部解決這類問題,華為方面卻無法做出明確的回答。

華為此次的新品訂購是從11月1日9:18分開始進行的現貨預約,據說當日預約就超過100萬臺,其正式開售是在11月4日。如今,大量用戶下單已過半月卻沒能及時收到手機,不少言論認為華為是在搞“饑餓營銷”又或是戲稱其為“賣期貨”。

要說到最擅長“饑餓營銷”者,非蘋果莫屬,蘋果每次新品上市都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不僅讓蘋果在每次新品上市的這種短期市場中謀取了利益最大化,而且每一次都強化和擴展了蘋果的企業(yè)品牌價值,可謂魚和熊掌兼得。

國內同行中如小米是典型的“饑餓營銷”學習者,如今又出了華為。然而,小米2曾被嘆為艱難面世,華為此前又高調面世,賺足了噱頭。如今卻落得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結果——賣期貨。

真正的高手是殺人于無形的,蘋果的“饑餓營銷”為何就沒有受到消費者的指責?從小米到華為可以看見,他們并沒有適時的解決消費者的“饑餓問題”,反而讓消費者失去了耐心。商家在營銷方面確實應該思考一下了,不然最終饑餓的將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家。

我們都知道,饑餓營銷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市場上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饑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后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

但華為、小米等商家似乎忽視了饑餓營銷的前提。筆者認為,“饑餓營銷”的前提應該市場需求旺盛;其次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搞饑餓營銷,饑餓營銷比較適合單價較高,重復購買率低的產品,這也就需要商家的產品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市場地位。而饑餓營銷的短期利益是最大限度的吸引現有消費者、“勾引”潛在消費者,最終目的則是為產品建立穩(wěn)定是品牌價值。

無論是華為榮耀四核愛享版還是小米2其定價均在2000元以下,在配置上也是相互叫板,相比國內其他智能手機,同質化非常嚴重,以至于產品替代性很強,加之競爭激烈。華為在此環(huán)境下采取“饑餓營銷”或者“賣期貨”的方式,顯得得不償失。

從結果上來看,華為當時獲得了大量訂單,如今卻無法送達訂購者手中,已經遭到詬罵甚至退貨。消費者對其信譽已經產生了懷疑,這對一個企業(yè)的對其品牌影響已經很大。

不管華為是在利用饑餓營銷手段故意延長產品的銷售周期,還是因為訂購數量過大而供不應求以至于遲遲不能交貨,現實的情況是它遭到了消費者的不滿。對此,企業(yè)不僅沒能獲得高額的短期利益,在一陣喧囂虛頭過后,什么也沒有留下,反而失去本該有的企業(yè)信譽和品牌價值。(韓清)

來源:牛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