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個國家,106名攝影師,500余幅圖片……由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百名外國攝影師眼中的北京——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圖片展”昨天亮相中華世紀壇。拍攝于1999年至2018年北京大街小巷、天上地下的作品,記錄了北京這座城市20年來的變化。
展覽上亮相的圖片,主要來自創(chuàng)辦于1999年的“外國攝影師拍北京”活動。從1999年到2018年,市政府新聞辦先后邀請了50多個國家的150余位攝影師到北京采風拍攝,其中包括特雷·拉特克利夫、喬·麥克納利等國際著名攝影師。他們的足跡遍布北京的名勝古跡、現代地標、街頭巷尾,留下了數十萬幅珍貴的圖片素材。展覽同時還收錄了市友好協(xié)會主辦的“外國友人眼中的北京”攝影比賽中的部分優(yōu)秀作品。
來自希臘的喬治·多帕斯2006年開始拍攝北京,他不僅愛上這座城市,還娶了一位北京姑娘為妻子。“我尤其喜歡胡同文化和北京人的生活,平時很喜歡去公園看看。”他說,在北京這么多年,深切感受到北京的巨大變化,交通變得四通八達,環(huán)境有了明顯提升。“雖然變化天翻地覆,但老北京和新北京完美融合在一起”,他說。在本次展覽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既有胡同風情,也有北京坊page one書店等時尚地標和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qū)等具有重要意義的地點。“我定居北京已經近10年,我還會一直拍下去。”他說。
傳統(tǒng)實體圖片展示和多媒體圖片呈現相結合,是此次展覽的展陳特點。其中,實體圖片展示部分,將相近主題的作品組合展出。其中一組圖片就展示出來自德、法、美等4個國家的7位攝影師從2003年至2015年各自鏡頭記錄的國貿地區(qū)的建筑變化。人們從這些圖片上可以看到國貿三期、央視新址、中國尊等地標對這個地區(qū)天際線的改變。還有一組名為“互聯網時代”的圖片,分別由英、美等4個國家的4位攝影師記錄下電腦在北京的普及過程。在1999年的大學課堂里,教室里只有一臺電腦用于教學。到了2016年,鏡頭中的課堂上已經一人一臺電腦。到了2018年,某圖書館里,年輕人已經戴上VR眼鏡投入地玩起游戲。
在多媒體圖片展示區(qū)域,紅外線捕捉技術實現了觀眾通過觸摸互動觀賞美圖的效果。展覽現場還設立了“與北京合影”區(qū)域,觀眾可以通過綠屏摳像技術,與北京城市地標虛擬合影,并現場獲得合成圖片。
此次展覽將展至2019年1月1日。(記者 李洋)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