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保鼎:我是鼎界顏值擔當

    太保鼎:我是鼎界顏值擔當

    在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看來,太保鼎之所以會成為國寶,是因為“顏值擔當”。
    2020-06-17
  • 云岡石窟:穿越千年的微笑

    云岡石窟:穿越千年的微笑

    云岡石窟地處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十里河北岸。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曾在其所著《水經(jīng)注》中如此描述云岡石窟:“鑿石開山,因巖結(jié)構(gòu),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br> 2020-06-16
  • 甲骨文書法之美

    甲骨文書法之美

    甲骨文是比較成熟的文字,已具備漢字結(jié)構(gòu)的基本形式,也具備了刀筆、結(jié)體、章法三大始終影響后世書法流向的要素。甲骨文書法之美,可以從筆法、結(jié)構(gòu)、章法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2020-06-12
  • 小縣城的皇家古剎為何能安然屹立千年?

    小縣城的皇家古剎為何能安然屹立千年?

    千年古剎為何未被戰(zhàn)火毀滅?木構(gòu)建筑為何能千年不朽、屹立不倒?如此大體量、大面積、藝術(shù)水平高超的泥塑彩繪、壁畫緣何出現(xiàn)在一千年前的山海關(guān)外遼西谷地?帶著許許多多的疑問,記者在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前夕走進奉國寺。
    2020-06-12
  • “成吉思汗邊墻”北線跟成吉思汗無關(guān)

    “成吉思汗邊墻”北線跟成吉思汗無關(guān)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日前宣布,該??脊艑W家吉德翁·謝拉赫·拉維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繪制出長達737公里的“成吉思汗邊墻”北線圖,并認為,這一工程修建早于成吉思汗時期,其主要功能并非抵御入侵,而是為了監(jiān)控管理游牧...
    2020-06-12
  • 夏文化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

    中國古代史在商代以前有一個夏代,經(jīng)由學術(shù)界對先秦文獻和出土文獻的研究,可以相信歷史上夏代是存在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被確認的夏代的文字材料,所以夏代歷史還無法成為信史。
    2020-06-12
  • 銀花絲編織蓉城記憶

    銀花絲編織蓉城記憶

    道安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她從18歲開始接觸銀花絲,今年是她從事這門技藝的第40年。成都銀花絲以“花絲平填”著稱,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傳統(tǒng)的銀花絲制作工序非常復雜,需經(jīng)...
    2020-06-11
  • 期待解開瑪雅文明之謎

    期待解開瑪雅文明之謎

    今年2月底,考古學家在中美洲利用激光技術(shù)繪制了長100公里的瑪雅石路,從瑪雅時期著名城邦科潘一直延伸到尤卡坦半島亞索納的小鎮(zhèn)。道路穿越眾多城鎮(zhèn),沿途排列近萬座建筑,連接著成千上萬當?shù)鼐用?,形成了一條主干道,這一重要...
    2020-06-11
  • 傳統(tǒng)藏醫(yī)藥在新玉樹煥發(fā)活力

    走進診療室,藏式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仿制的灶臺上擺放著精致的奶茶壺,有紋路的黑色壁紙讓人仿佛置身于一頂黑牦牛帳篷。患者才嘎趴在
    2020-06-10
  • 600多歲西安明代鐘樓6月10日起閉館修繕

    600多歲西安明代鐘樓6月10日起閉館修繕

    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8日透露,自10日起,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西安明鐘樓將進行閉館修繕。
    2020-06-09
  • “九州”,山東有幾州

    “九州”,山東有幾州

    古代中國有“九州”之稱。九州之中,至少有三州(也有說四州的)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nèi),或部分在山東境內(nèi)??梢娮怨乓詠?,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影響力,山東都有著重要的位置。
    2020-06-09
  • 出土文物中的河東雜劇

    出土文物中的河東雜劇

    河東雜劇在戲曲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雜劇、院本、諸宮調(diào)等藝術(shù)形式都十分豐富和活躍。
    2020-06-08
  • 千年遼塔保護后續(xù):力爭年內(nèi)完成保護維修

    千年遼塔保護后續(xù):力爭年內(nèi)完成保護維修

    6月1日至3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陪同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石泰峰調(diào)研赤峰市文物保護工作,并進行座談。
    2020-06-08
  • 中國古代的“禮法之治”

    中國古代的“禮法之治”

    中華文明綿延5000多年,積淀了豐富的法律思想,流傳下浩如煙海的法律典籍,成為我們今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文化資源。汲取傳統(tǒng)法律思想的智慧,一個前提是對我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形態(tài)、性質(zhì)、內(nèi)涵等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
    2020-06-08
?

版權(quán)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