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沒有“番位”可言的群星演唱會。按照高曉松的說法,“基本原則就是誰準備好了誰先上”,不在乎開場和壓軸,每場演出按照表演者名字首字母從A到Z;不過,“也會考慮一下節(jié)目的搭配,比如民謠、搖滾,就與個人表演風格稍微強烈的組合在一起”。
這也是中國音樂史上迄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演唱會,5月4日至10日,由著名音樂人高曉松擔任總策劃、超過130組華語音樂人參與的“相信未來”義演,陸續(xù)推出4場線上演唱會,直播累計觀看人次達4.4億。
在“相信未來”演唱會上,大部分人是抱著樂器或者麥克風,在家中或者錄音棚里獻唱;也出現(xiàn)了不少“名場面”:周迅戴著帽子和墨鏡,對著路邊轉角鏡唱《天涯歌女》;陳偉霆坐在沙發(fā)上,一邊抱著自家寵物貓,一邊用手機彈奏伴唱《幾許風雨》;那英邊做仰臥起坐邊唱《默》,還順口改編了歌詞“我要做飯,不抱怨”,唱完這曲她說“我要去買菜了”,然后在買菜路上又唱了一首《春暖花開》……
目前來看,線上演唱會的誕生和發(fā)展都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在“相信未來”最后一場演唱會落幕翌日,5月11日晚,一場名為“獻給白衣天使”的線上演唱會在網上播出,全長近5個小時,匯集劉德華、周杰倫、孫燕姿等著名歌手。
據中國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兩萬場,直接票房損失超過20億元。當各個文化產業(yè)紛紛寄希望于“線上”時,一貫主攻線下的演唱會也沒有缺席。
早在2月的“宅草莓不是音樂節(jié)”,就有新褲子樂隊、曾軼可、海龜先生、盤尼西林等70多個樂隊和歌手參與直播。這次線上演出可以視為這種形式的“試水”,內容是以往演出的錄像+藝人自制節(jié)目,而后者除了藝人在家的單人音樂表演,也包含娛樂和家庭活動,并非純粹的演唱會。
4月17日,劉若英主題為“陪你”的線上演唱會,搬來了在臺北小巨蛋體育館舉辦演唱會時的配備,在一家電影院中進行直播,觀看人數(shù)一度達2600多萬。當疫情從冬天持續(xù)到夏天,“相信未來”并不是第一個舉辦線上演唱會的,而更像是一個階段的“總結”演出——越來越趨近于一場真正的演唱會——而且具有鮮明的線上特色。
在高曉松看來,無論電商還是其他產業(yè),每個行業(yè)在向線上搬遷的時候都會經歷一個過程,“到了線上才發(fā)現(xiàn),要適應線上的世界”?!半娚虖闹苯娱_網店,到直播帶貨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已經完全不同于從前的手藝。影視業(yè)也是如此,包括我的脫口秀節(jié)目,就是為互聯(lián)網而做的節(jié)目,在電視時代是不可能的”。
線上演唱會有完全不同的表演方式,比如,線下演出只有一個視角,即舞臺的正面,線上則有很多方式呈現(xiàn)。高曉松肯定地說,線上與線下不能互相替代,“就像電商再龐大,也不能取代線下購物環(huán)境和購物體驗。音樂人分兩種,一種是表演者,很有激情,擅于調動氣氛,感染現(xiàn)場幾萬觀眾;但是也有不少人,在線上給大家唱歌,就是很好的作品,而且線上的東西會越來越豐富”。
“所有行業(yè)都在擁抱互聯(lián)網,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思考創(chuàng)新點在哪里?!卑⒗镂膴孰娪把莩鰳I(yè)務總裁、義演組委會成員李捷說,線上演出不等于線下演出的“直播化”,不是把線下演出做成直播就變成了線上演出,更不能因為線上無法復制線下的體驗就否定其價值。
“線上演出要對內容表達形式做創(chuàng)新:第一,拍攝的方法跟線下不一樣;第二,要呈現(xiàn)一種輕綜藝化;第三,互動的形式更多。舉個例子,線下互動的方式比較單一,除了歡呼和鼓掌,沒有別的;而線上有彈幕、打賞、應援等各種工具。”李捷笑言,觀眾在線下演出中獲得的參與感是獨一無二的體驗;但線上演出在網絡綜藝的場景下,多機位的切換讓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星的臉,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在李捷看來,疫情的打擊,對音樂行業(yè)反而起到了兩個推動作用。一是通過這次義演,很多業(yè)內人士發(fā)現(xiàn),作為歌手——哪怕是現(xiàn)場感比較強的那種,在線上也會有很好的傳播和表達空間;二是啟發(fā)平臺方在線上創(chuàng)造一個“平行世界”。
“大麥跟優(yōu)酷推出了‘平行麥現(xiàn)場’。意思就是,過去演出在線下,現(xiàn)在要在線上創(chuàng)造一個平行世界。這個平行世界與線下的用戶體驗、視覺、音效,包括舞臺感,完全保持相當水準;還會有創(chuàng)新,它的互動模式更發(fā)達,與用戶的交互,包括粉絲的觀演體驗也更好?!崩罱萃嘎?,不晚于5月底,“平行麥現(xiàn)場”將發(fā)布第一期歌手名單。
參加完“相信未來”的演出后,盲人歌手周云蓬對高曉松說,自己想為視障音樂人也辦一場“相信未來”,“把演出轉移到線上,音樂人應該打開心,不要以為舞臺就只能是一種樣子”。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