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和《無名之輩》成為今年國產影片中的兩匹黑馬。二者雖在題材、類型上都存在差異,卻在審美模式和制作方向上有較大共性,從而對當下的國產電影具備一定的啟示意義。
——編者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出現(xiàn)兩匹情形相似的黑馬電影:上映前營銷物料傳播有限,也未用流量明星做主角,中低成本,映后通過口碑傳播逆襲,在激烈競爭的檔期反超強勁對手,人氣漸漲,并連續(xù)多天獲單日票房冠軍,成為同檔期的最大贏家或與大片共贏,無論藝術評價和票房都有極高的認可和收益。
這兩匹黑馬就是國產片《我不是藥神》和《無名之輩》。
兩部電影的導演文牧野和饒曉志在之前都名不見經傳,文牧野甚至是初次執(zhí)導長片的新人導演。雖在題材、類型上差異較大,這兩部電影的審美模式、內在情感、制作導向有較大共性,這種成功對當下中國電影的制作有一定啟示意義。
符合當下受眾需求的電影類型和審美
《我不是藥神》和《無名之輩》在類型營建和人物、敘事線設置趨向上都非常符合當下主流電影受眾的觀影需求。
其一,群像塑造、人物不是單一的主角或敘事線,而是多個人物或多線索敘事,這是兩部電影共同的特點?!段也皇撬幧瘛分幸猿逃聻橹鞯奈迦嗣擞研徒巧O置,類似漫威近年大熱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lián)盟》系列、《銀河護衛(wèi)隊》系列電影中以聯(lián)盟方式呈現(xiàn)的主要角色?!稛o名之輩》則多層次地鋪展不同空間的敘事,以多線索敘事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交叉敘事。
其次是悲喜交融的電影質地?!段也皇撬幧瘛泛汀稛o名之輩》都用喜劇的外殼包裝了一個內在悲傷或略悲涼的故事,創(chuàng)作者深諳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通過剝開喜劇外殼,找到悲傷的方式。不同的是,《我不是藥神》的傷感點一開始就坦然站在那里,悲感的現(xiàn)實和喜感的人物同時出現(xiàn),人物在合適的時候爆發(fā),一開始最無擔當?shù)慕巧髞沓蔀樽钣袚數(shù)娜?,在符合劇情發(fā)展邏輯基礎上建立的程勇這個角色,其人物弧光是電影的亮點和精彩之處?!稛o名之輩》的開篇則呈現(xiàn)得如同典型犯罪喜劇的開場,直到馬嘉旗的無尊嚴“暴露”和胡廣生的求尊嚴而不得在同一個狹小的空間里遭遇,在不經意之間抖開人生痛楚無力和無奈的另一面。電影里的每個人物都是馬嘉旗,不僅是無法自主的身體被靈魂禁錮的痛楚,也包括自如行動的身體被心中的困境所禁錮無法擺脫的痛苦,電影竭力呈現(xiàn)的是那些被禁錮的靈魂,如何沖出束縛他們的軀殼的過程。
成功的電影導演一定是高明的心理學家,能夠準確感受到觀眾的心理需求。觀眾懷著看一部喜劇的愿望來到電影院,結果先笑再哭,情緒得到最大程度釋放。產生這樣的效果并不容易,因此在近年來的國產電影中也并不多見。而這種情緒的最大化釋放則滿足了觀眾情感深處的需求,因此,盡管兩部影片中故事的發(fā)生地點不同,一個在繁華都市,一個在邊遠小鎮(zhèn),但卻和東南西北的觀眾都產生了共鳴。這來自導演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溫暖體諒,如《無名之輩》,生活中每個人不管日常多么光鮮,都有自我覺得卑微、或者失去尊嚴的時刻,這個時刻被呈現(xiàn)出來,而且得到撫慰,創(chuàng)作者在銀幕上塑造出這樣的人物,觀眾在電影院用他們的笑聲和淚水擁抱了這樣的人物,是一種集體共有的心理需求的滿足。
棄用流量明星,選擇智性演員,從而激發(fā)出觀眾最大的認同
這兩部電影的演員選擇方式在當下的電影市場中也是一股清流:演技派+新演員,流量小生一個沒有,挖掘了有潛力但名氣不大、之前價值沒有得到充分表現(xiàn)的好演員諸如王傳君、任素汐、王硯輝等,以及幾乎是新面孔的好演員,諸如章宇。部分演員的陌生面孔賦予了電影融于生活質感的現(xiàn)實意義,他們出色的發(fā)揮增加了電影的看點。
以前雖有很多流量演員稱霸了一時的銀幕,但一些大片的失敗也讓創(chuàng)作者意識到:高投入的流量演員并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電影收益。電影是大銀幕,是表演的藝術,演員本身的演技非常重要,演員潛在的價值非常重要。
兩部電影把那些本來知名度不高,但具備作為演員本身的價值,或者表演能力非常好的演員挖掘了出來,這是好的電影的走向,也是觀眾自己的選擇。這些能抓住觀眾心靈和靈魂的演員成為銀幕上的主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種對智性演員的選擇也是國產中低成本電影的明智之擇,將成為更多國產電影選擇演員的新方向。
這個時代的觀眾,最想看到的是屬于普通人的阿拉丁神燈
在共性上來看,當下中國觀眾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以前并不是特別重視這個問題。流量演員是粉絲系的觀眾需要的,并不是大多數(shù)觀眾需要的。電影口碑好導致眾口相傳,很多平時幾乎不進電影院的觀眾都主動買票進了電影院,口碑好到這個程度,就是電影本身的魅力在吸引觀眾。
觀眾內心想看的是平凡如自身的小人物,想看到這些小人物成為英雄,沖破禁錮,想看到那個被家人嫌棄被眾人鄙視的人突然成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拯救者;他們想看到從來沒有嘗過愛情滋味的人突然被愛情砸中,欣喜到極致,猶如煙花突然絢麗綻放的表情;他們想看到一直窩窩囊囊生活的人,突然走到前臺,因為完成了自己擱置已久的心愿而變得豪氣沖天;希望看到他們沉浸在突如其來的幸福和幸運之中。我們這個時代的觀眾,最想看到的是屬于普通人的阿拉丁神燈。
而觀眾的口味也正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類似《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這樣喜劇外殼,內在悲欣交集的電影能夠將包含在喜劇里面的復雜的橄欖的味道、奇怪的滋味展開,在目前的受眾里面是很受歡迎的。但將來觀眾的口味肯定會發(fā)生變化,這種模式的影片可能不會再像現(xiàn)在這樣受到觀眾歡迎。未來觀眾的口味如何判斷和預測?少見和難得,才能抓住現(xiàn)在觀眾的需求,這是市場的啟示。未來的觀眾需要什么,什么沒有被滿足,尤其是中國觀眾情感深處的需求,你去實現(xiàn)它,可能就是爆款。(作者:崔辰 為導表演藝術研究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
原標題:國產片口碑與票房如何雙贏?——從今年下半年兩匹票房黑馬說起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